嗜铬细胞瘤误诊为糖尿病、间质瘤临床分析
刘经纬;梁君峰;李明兴;宋士强;目的 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、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。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0月至2024年1月收治曾发生误诊的2例嗜铬细胞瘤病例资料。结果 1例以多尿、多饮、口干、晕厥就诊,有肾结石病史、便秘病史多年,初诊为2型糖尿病,予以相应治疗7 d后突发大汗、心悸、头痛,阵发性高血压,腹部超声提示肾上腺占位可能,腹部CT示左肾上腺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,增强扫描不均匀延迟强化;查血儿茶酚胺升高,确诊肾上腺嗜铬细胞瘤,误诊时间1年。确诊后予腹腔镜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,术后病理证实诊断。随访2个月患者情况良好。1例因体检发现上腹部包块就诊,无明显症状,初诊为腹部间质瘤,行腹腔镜探查术,术中转开腹探查,游离肿瘤时血压急骤升高,考虑异位嗜铬细胞瘤,中止手术,查血尿儿茶酚胺及代谢物水平升高,再结合腹部CT结果,确诊异位嗜铬细胞瘤,予全麻下剖腹探查联合后腹腔肿瘤切除术、肠粘连松解术,术后病理证实诊断。误诊时间5 d。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情况良好。结论 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,初诊误诊率较高。临床医师需提高对本病的重视程度,仔细询问病史,认真鉴别诊断,及早行血尿儿茶酚胺类激素检测及腹部CT检查,以提高本病临床诊断率。
主动脉夹层患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
韩亚巍;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,并预防对策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4年7月3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例资料。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至2024年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文献,总结归纳误诊特点与原因。结果 经检索精选5篇(7例患者均误诊为心肌梗死,误诊时间2~72 h)文献。本院3例患者(误诊时间24~48 h)及检索7例患者皆因胸痛入院,伴有头晕、咽不适、心前区疼痛各1例,伴背痛3例。有高血压病史6例。4例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特征,8例ST段抬高,2例T波倒置、ST段压低。2例心肌酶升高。均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。10例均通过主动脉CT成像及超声心动图确诊。1例保守治疗中出现肾功能衰竭、少尿及心脏传导阻滞,1例计划手术前,突发低血压,抢救无效死亡,6例予药物治疗,2例放弃治疗。最终5例死亡;1例初步治疗并转上级医院,病情稳定,后失访;3例经保守治疗,病情改善后出院;1例治疗后症状缓解,转上级医院治疗。结论 当主动脉夹层患者以急性胸痛为主要症状,且伴有心电图ST-T变化时,易与急性心肌梗死混淆。临床须高度警觉,通过详细问诊、细致体检以及尽早实施影像学检查,以降低或消除误诊风险,改善预后。
误诊为硬膜下血肿的颅内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剖析
张鹏;王志强;刘辉;吕沛东;程夏飞;张俊江;郭世豪;魏海亮;目的 探讨颅内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、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收治被误诊的1例颅内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。结果 患者因突发言语不利就诊,经头颅CT检查后被误诊为硬膜下血肿。予相应治疗后,有所好转。1个月内多次症状发作,再次入院后行脑MRI平扫及增强结果显示,左侧额颞部颅板下异常强化影,考虑来源硬脑膜恶性病变可能性大,恶性脑膜瘤?淋巴瘤?患者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,于上级医院行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,病理学检查诊断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。确诊为颅内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,误诊时间1个月。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。结论 颅内的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属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(PCNSL),是一种罕见的结外淋巴瘤。PCNSL可能在放射学上被误诊,其与多种疾病具有相似的影像学特征,包括脑膜瘤、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。临床接诊此类患者时,若初诊疾病治疗效果不佳,应考虑到颅内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,尽早行病理学检查。
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
李文倩;于福达;乞国艳;孙璐;冯文静;杨瑛;目的 探讨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的临床特征、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2月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。结果 5例患者因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、四肢无力、劳累或活动后加重,误诊为重症肌无力;3例患者因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、近端为著,行肌肉活检,其中2例误诊为肌营养不良,1例误诊为代谢性肌病;1例患者因临床表现为右侧眼睑下垂、左侧肢体无力伴肌肉萎缩,行肌肉活检,误诊为边缘空泡肌病。入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、分析发病特点、行新斯的明试验、重症肌无力相关抗体检测、肌电图及基因检测,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。误诊时间为1~14年。确诊后依据基因突变类型给予相应治疗,7例患者症状有所缓解,2例效果不明显,经随访均未见症状加重。结论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为罕见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,临床表现无特异性,易误诊。加强对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的认识,提高警惕性,重视病史、肌电图及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,可以减少或避免本病误诊误治。
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对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、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
孙建璞;张倩;王学智;王萌;卢旭东;任冬飞;目的 探究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(HER2)阳性转移性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、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。方法 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患者120例,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化疗组(n=58,常规化疗)和单抗组(n=62,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)。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、肿瘤标志物、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。随访1年,记录两组中位总生存期。结果 单抗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化疗组(P<0.05)。治疗后,两组血清癌胚抗原、糖类抗原19-9、糖类抗原72-4、单核细胞趋化蛋白-1、白细胞介素-1β、C-X-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水平均降低,且单抗组低于化疗组(P<0.05)。两组血液学毒性、胃肠道反应、肝肾功能损害、心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(P>0.05)。单抗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4.2个月(95%CI:12.8,15.6),化疗组为11.5个月(95%CI:10.2,12.8)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对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患者的疗效良好,能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、减轻炎症反应、延长生存期,且安全性较高。

期刊信息
期刊名称: 临床误诊误治
创办日期: 1985年创刊
主管部门: 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有限公司
主办单位: 融通医健期刊出版(北京)有限公司
刊期: 半月刊
电话: 0311-80720899
Email: lcwzwz@126.com
订购 :全国各地邮政局 邮发代号 80-223
国内统一刊号(CN): 10-1956/R
国际标准刊号(ISSN):1002-3429
网站访问量
今日访问量: 569